11 個會影響到育兒方式的教養錯誤
育兒方式和策略會隨著時間而改變——有些會進化和進步,而有些則會變得更糟。我們想從童年的正向經歷中學習是可以理解的,但我們也想避免重複父母的錯誤。根據一項調查,9/10 的父母認為他們的童年影響了他們撫養孩子的方式,但只有 6/10 的父母認為這種經歷是有益的。
專家指出,我們的過去可以通過幾種不同的方式反映出我們現在的育兒狀況。我們大樂吧決定來檢查一下這些育兒錯誤,以避免你在養育孩子時,不小心重蹈覆轍。
1. 玩扮白臉、扮黑臉遊戲

2. 投射

3. 模仿

4. 防禦行為

5. 過度補償

6. 得到觸發

7. 重現

8. 讓孩子參加過多的活動

在成長過程中參與許多活動的父母,往往認為這是保持孩子忙碌的最佳方式。但事實上,超負荷的排程會讓孩子感到疲憊和煩躁。更重要的是,通常這些活動甚至無法反映出孩子的興趣。在許多情況下,這種超負荷的安排表明父母和孩子之間缺乏良好的親子時間,而這通常是因為父母無法在孩子放學後騰出時間陪他們的關係。
這也反映了某些父母想讓他們的孩子變的更「有競爭力」的願望。雖然這些活動可能對孩子非常有益,但父母還是應該儘量避免讓孩子們參加太多的活動,使孩子承受太多的壓力。反之,最好明智地選擇活動,且自由玩耍的重要性也不應該被忽視。
9. 聆聽你內在的負面聲音

我們有時會繼續受到幼年形成的消極自我認知的影響。當我們為人父母後,這些不安全感會更加明顯地暴露出來。也許在孩提時代,我們覺得自己不夠好或被父母忽視,那麼成年後,我們往往會繼續認為自己不夠完美。而這些弱點往往會隨時間顯現出來,尤其是當我們試圖約束自己的孩子或對孩子表現強勢時。
我們童年的不安全感會以這樣的想法來困擾我們:「我是個糟糕的父母」、「我無法讓孩子服從」,「我的孩子不喜歡我,」等等。但是,我們越是質疑和挑戰這些消極的聲音,我們就會變得越自由、越有自信。瞭解自己可以協助我們認識並消除過去的消極思想,同時找到自我的力量。
10. 期待完美

11. 把自己放在最後

你是否曾經在無意中,重複過你小時候經歷過的消極親子經驗?請留言與我們分享你的經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