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比可不只是你以為的一身粉紅的金髮傻妞
自 1959 年首次亮相以來,芭比已成了經久不衰的經典,其識別率高達 98%,甚至超過了伊莉莎白二世。儘管芭比的身材被批評為不合人體工學,但它總歸是個極具開創性的玩具,並在社會議題的各方面都堪稱先驅。
芭比是第一個不是小寶寶的娃娃。
在芭比推出之前,女孩子們的玩具主要像貝琪·威齊、小眼淚和愛說話的凱茜這類寶寶型娃娃,旨在強化社會對女孩成為有愛心的母親的期望。
芭比娃娃的創造者露絲·漢德勒發現,女孩們不滿足于扮演母親的角色,而是期望她能像自己的女兒和她的朋友們那樣。於是,她有了芭比娃娃的想法,一個時尚而有魅力、有著自己的工作事業,公寓和汽車,拒絕傳統家庭主婦形象的少女。令人驚訝的是,產品推出後,芭比娃娃的銷量立刻直線飆升,顯然小女孩們認為芭比比傳統的娃娃更有吸引力。
芭比的職業範圍對當代女性可說是非常具開創性。
多元性一直是芭比的重要目標。
如今,美泰公司透過推出更現實的身材和具有殘疾的芭比,也提升形象的包容性和多元性。現代的芭比有著各種身形和膚色可供選擇,也有禿頭的、戴頭巾的、有義肢的、患白癜風的,或者坐輪椅的。芭比娃娃現在代表了更廣泛的身份認同的概念,以期每個人都可以在芭比娃娃身上看到自己。
芭比展現了女性可以既美麗又具有遠大抱負。
不久以前,美麗、一身粉紅、金髮碧眼的女孩通常會跟膚淺、沒有事業抱負畫上等號。然而,芭比是第一個挑戰這一觀念的娃娃,她證明了女孩既可以富有魅力,同時有事業野心,有優雅的品味,喜歡打扮,充滿魅力和光彩。
自芭比推出以來,她已經從事了 200 多種不同的事業,堪稱世上最有成就的娃娃。透過鼓勵女孩相信自我的能力,以促進自我接納和自我期許,芭比已成為全世界女孩賦權的象徵。
芭比協助小朋友了解女性的發展歷史。
芭比利用自身平台來提升大眾對特定議題的關注。
此外,芭比也利用自身的平臺推動各種公益事業,比如與《國家地理》合作開展的自然保護活動。
根據官方紀錄,芭比從未結婚。
如果你想看看以珍妮佛·羅培茲、瑪麗蓮·夢露和奧黛麗·赫本等名人為靈感的芭比,請點擊這篇文章。
分享本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