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生活 Daleba
亮生活 Daleba

這個起死回生的吻背後有著一個扣人心弦的故事

《生命之吻》不僅僅是一張照片,它還以極富情感力量的方式提醒我們,生命是多麼脆弱,以及人和人之間的連接是多麼重要。這張照片由羅科·莫拉比托在 1967 年拍攝,獲得了當時的普利策獎,從此掀起波瀾。50 多年後,它仍然向我們展示了人類的美麗和他們在迫在危險面前所爆發出的無限力量。讓我們一同了解攝影師以及照片背後的故事吧。

彩色版《生命之吻》,攝於 1967 年

電力工人 J.D.湯普遜和蘭道爾·G·Champion 在德克薩斯州對一條電力線進行例行檢查時,Champion 不小心觸及了電線桿頂部的一根低壓線路。幸運的是,他身上繫著安全帶,因此沒有從高處墜下,但因為觸電,他當時就停止了呼吸。

湯普遜迅速採取行動,開始對同事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儘管無法進行心肺復蘇的救助,他仍繼續向 Champion 的肺部吹氣,直到他能感覺到微弱的脈搏。這張照片被捕捉到幾秒鐘後,湯普遜喊道:「他有呼吸了。」然後,他解開了 Champion 安全帶上的釦子,將他放到地面上,由另一名工人接手並實施了心肺復蘇。

原版黑白《生命之吻》,攝於 1967 年

多虧了湯普遜和其他工人的努力,Champion 在醫護人員趕到時就已經恢復了意識。後來,他完全康復,又活了 35 年

湯普遜因為那天的所作所為被人們稱為英雄,但他並不認為自己是英雄,他說:「如果當時還有其他人,如果我沒有先到達那裡,他們也會做完全相同的事情。之前也出現過很多次類似的情境,都有人挺身而出,救助他人。」他補充道,「只不過沒有人剛好拍下照片而已。」

AP/EAST NEWS

羅科·莫拉比托和他拍的這張獲獎照片,攝於 1988 年

在《傑克遜維爾日報》工作記者羅科·莫拉比托看到一名工人在電線桿上晃來晃去時,正從報導一次鐵路罷工回來。他用車載收音機告訴報紙叫救護車,在他拍下那張照片之後,他再次用無線電告訴他們,「你們應該等這張照片洗出來,我覺得我抓到了很棒的瞬間。」

當天,日報推遲了出版的最後期限,好讓羅科的照片刊登在出來。編輯鮑勃·佩特給它起了一個令人難忘的標題,「生命之吻」。羅科的照片登上了世界各地的報紙,並於 1968 年獲得了新聞界最高獎項普利策獎。在 50 多年後的今天,這張照片的影響力依然不減。

翻譯與改編 田弘毅
分享本篇文章